搜索标题
搜索作者
搜索内容
登录
|
注册
中华黄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黄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明代捐巨产兴教育的楷模——黄伯循、黄秋槐
已阅:3417 / 回复:1(楼主)
广西钦州城北细马鞍水库东侧的一座山——号曰“猫岭”(今火车站北边约1公里),葬着钦州名人——明代乡贤黄伯循和黄秋槐两代进士。在明清两朝时代,地方官绅及儒学师生均在每年清明、重阳两节日前往致祭,十分隆重,到民国间,钦州师范全体师生及秋槐后裔仍坚持在每年清明节前往致祭,充分表现钦州人民十分敬重这两位重视教育事业并为钦州教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贤。
黄伯循,名环,明朝弘治辛亥岁进士(清道光年重修墓碑“进士”为证),峭山公长子和公第十九世孙。始任粤西临桂教谕,成绩卓著,升开原韩王府教授,教授王世子有功于国,致仕家居时,王恩赐垦田,开耕赡养,赐在钦城北的大小风门,麻头石核,苏埠头(今钦州城北至大垌一带)开辟招耕,创下万斗种田基业。
黄秋槐,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癸酉进士。峭山公长子和公第二十一世孙。其父黄仪也是举人,曾任贵州儒学训导(相当于省教育厅官)。秋槐幼年同兄琼槐,弟安槐勤奋攻书。黄仪退休后,父子住在祖地中屯乡杨梅园(即今南珠大厦南边的沙岗村),看到钦州自遭海寇侵扰后,乡里原先办的学校因无经费,均已停办,少年弟子失学,即对秋槐说:我家世代书香,五代均为进士、举人,历代世受国恩,丰衣足食。现在乡生书院停办,你把环祖留下的粮租在钦州城南鳌鱼洲建立回栏义学院(地址在今文昌阁),每年教师工资及学生伙食补助均用环祖留下的租谷支给。万历元年办钦州回栏义学院后,凡聪明智慧者经考试合格,远者灵山、防城等地均有人入学,成为当时钦城唯一的也是私人办学的书院,远近闻名,合州人敬仰黄仪、秋槐父子仗义疏财,乐善好施。此书院一直办到万历四十二年。秋槐开办书院后即考上进士,出任梧州等数州教授,培育当地人才。因此去任时,每处均建祠立像,纪念不忘。秋槐在明万历三十年告老退休,回钦后续主办回栏义学院。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九月初八日年届八十四岁的黄秋槐自感高龄体弱,担心回栏义学院无人维持,遭半途而废,即令家人请州府儒学正许之屏、潘应关二人到家,表示自愿将自己祖父留下(恩赐)万斗种田献给地方政府作为办学基金,为教育永久基业。许潘二人听后,肃然起拜,曰:老年伯愿将万斗租田赠给地方办学,一为国家培育人才,钦州人民世代均享此福,代代读书人感戴你的大德,二则鼓励后人慕善与励文之心,我们州府存案纪德为后人奉行。约定第二天办理捐田产事谊。万历四十二年九月九日这天是秋槐八十五岁生日,他召集全家老少,及耕人田户,聚会厅堂,请许、潘二学正高座厅上,然后庄严对各人说:我办书院已四十余载,吾现已年届八十有五,体弱多病,吾弟安槐夫妻好善、食斋敬道,在家日少,儿子廷相在外做官,不知何时告老归田,孙子瑞明、瑞腾年少,正宜专心读书,我担心今后回栏义学院无人管理而中断停办,有违祖父遗愿,为使全州有志读书者均能就读,享受伙食补助,完成学业,为国家培育人才。我决定把伯循祖留下的万斗种田全部送给钦州学署,回栏义学院由州学正管理,今后你们子孙、合州人民后代凡能读书者均可享受助学谷待遇。当堂把万斗种租田契点交给学正许、潘二人,叮嘱田户今后把租谷交给学署。接着其弟安槐也把一千五佰斗种田捐给铜鱼书院。
作者:219.134.238.* (2007/2/5 16:38:48)
回复此贴
回复:明代捐巨产兴教育的楷模——黄伯循、黄秋槐..
第 1 楼
黄秋槐公阳寿九十一岁,无疾善终后,地方官绅士人感其捐巨资之大功,报朝廷批准,尊黄伯循、黄秋槐二公为“乡贤”,立乡贤墓,葬于猫岭吉穴,双墓并立授诗纪念,曰:
处世有良读祖创孙承两代乡贤余韵在,
治家无别事兄耕弟读一堂书史古风存。
以后明清两朝钦州府尹亲率属僚士子书院师生在清明重九两节亲谐墓堂拜祭,年年如此。
民国科举已废,中学校长章正枢请地方政府批准将这万斗种租田拨给广东省立第十二中学,后中学改为广东省立钦州师范,成为钦师校产。钦师的图书、仪器、台椅、床铺及学生助学金,教职员工福利均由黄秋槐所捐学租中支付,钦师全体师生仍坚持每年清明宰猪羊同秋槐后裔共谐两乡贤墓前致祭,一九八五年、一九八六年清明节钦师何良振老师还带两班学生前往致祭。现在虽墓堂部分有损,但双墓仍存。
黄秋槐在明朝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捐的万斗种租田一直使用到解放前夕,钦州文人享受此巨产三百三十五年。捐此巨产给州政府办学在两广未有,全国也少闻,我们应把他捐巨资办学的精神加以发扬光大,为科教兴钦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219.134.238.* (2007/2/5 16:39:08)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 每页5条 当前1/1页 [
1
]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
4
人 会员
0
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全部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
中华黄氏论坛
执行时间:5,546.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黄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
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